查看完整版本: 深藏水底的絕種動物「地懶」化石出土
頁: [1]

jiunn36 發表於 2019-3-20 07:53 AM

深藏水底的絕種動物「地懶」化石出土

     
  考古發現化石讓人興奮的其中一個原因是它能揭開久遠以前的許多祕密﹐美國期刊《科學進展》日前刊登的最新研究指出﹐潛水人員在中美洲貝里斯發現2萬7千年前的巨型地懶化石﹐不僅揭開牠生前最後一年的當地氣候樣貌﹐也讓我們更加瞭解這種已絕種動物當時的飲食習慣。
  2014年﹐考古學者僱用的潛水人員在貝里斯(Belize)卡拉布蘭卡(Cara Blanca)的天然水潭尋找古馬雅文物時﹐發現嵌入溶井的古代巨型地懶(ground sloth)肱骨﹑股骨﹑一部分牙齒。地懶是貧齒總目(Xenarthra)披毛目(Pilosa)下已絕種的一類﹐據信是樹懶及二趾樹懶的近親﹐約於公元前1萬5500年絕種。此考古發現的巨型地懶原本可能身高達4公尺﹐潛水人員發現的牙齒長達10公分。
  科學家通常會利用動物牙齒的琺瑯質來研究動物的飲食﹐但巨型地懶的牙齒化石通常沒有琺瑯質﹐礦物質取代了牙齒組織﹐因此地懶的牙齒化石研究起來並不容易。幸好﹐研究人員透過陰極射線發光顯微鏡觀察這個地懶牙齒變成化石的程度﹐並從中鑽取正常牙本質(orthodentin)﹐藉此做同位素分析。
  根據該研究﹐在這隻巨型地懶生活的年代﹐貝里斯的地形樣貌與現在大不相同﹐當時的貝里斯不是如今的叢林﹐而是乾燥貧瘠﹐當時地球當時處於末次冰期(Last Glacial Maximum)﹐大部分的都結凍了。當時的動物很難找到水﹐這隻渴望水的地懶在這個深深的溶坑找到了水﹐但再也爬不出去。
  研究人員指出﹐這個地懶的牙齒分析還顯示﹐牠在生命的最後一年經歷了長達7月的旱季﹐旱季中間曾有兩次短暫的雨季。此外﹐牠生活在稀樹大草原上﹐而不是住在森林裡﹐擁有廣泛多元的飲食﹔當時其他巨型哺乳動物逐漸滅絕﹐而這種多元飲食可能是地懶持續存活下來的原因。
  這項研究的負責人﹑美國伊利諾大學(University of Illinois)研究生拉蒙(Jean Larmon)說﹕「我們看到這種巨大的社會化動物可以很容易地適應乾燥氣候﹐將轉而依賴更容易找到或更美味的食物來維生。」伊利諾大學人類學教授﹑該研究的其中一位作者盧塞羅(Lisa Lucero)說﹕「這支持了地懶有多元飲食的觀點﹐那有助於解釋牠們如此普遍及它們存在這麼久的原因﹐那很可能是因為牠們的適應力極強。」。
  盧塞羅說﹐地懶後來滅絕有許多因素﹐除了氣候變遷之外﹐另一個可能的原因是人類在1萬2千年前至1萬3千年前到達了地懶所在的地區。


...<div class='locked'><em>瀏覽完整內容,請先 <a href='member.php?mod=register'>註冊</a> 或 <a href='javascript:;' onclick="lsSubmit()">登入會員</a></em></div><div></div>

conductor57 發表於 2019-4-4 03:04 PM

文章的最後一段表示人類是最動物殺手~不單單是火器發明之後,在石器時代就是頂尖的大型哺乳類獵手

will770613 發表於 2019-4-2 07:47 PM

怎麼以前的生物都是這麼的巨大阿..

9527789 發表於 2019-3-29 02:19 PM

好厲害唷 而且好大隻 不過速度應該很慢吧

sano312 發表於 2019-3-21 05:14 PM

這麼粗大的骨骼,當時應該是相當笨重緩慢的
很難想像是適應乾燥氣候的生物<br><br><br><br><br><div></div>
頁: [1]